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140 lines (68 loc) · 37.1 KB

altar-sutra-wdf-perface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140 lines (68 loc) · 37.1 KB

王德峰坛经十品

资源

前言

中国思想史概要

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代,在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最关键的历史时期,我们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当中,我们都为国家做了事情,也为自己做的事情,但折腾很大。今天中华民族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精神家园。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,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。每一个民族都要找到自己安心立命的根本,西方人如何安心?靠对上帝的信仰,以对上帝的信仰来立心。那么中国人如何安心?就靠我们自己这个心,以本心立命,这是中华民族跟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。

除了中华民族之外,你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民族,无一不是依靠宗教的。西方是基督教为主;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教为主;印度现在不是佛教,是印度教;非洲都有部落宗教。总而言之,无一不以宗教来立他们的信仰,只有一个民族不是靠宗教的,靠的是哲学。(可以说靠的是“道”)

我们汉语当中本来没有。是近代日本学者西周在《尚书》当中找了一个““字,把一个“学”,再跟它连起来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。“哲学”这个词就出现在现代汉语当中了。但是西方所讲的哲学跟中国的哲学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。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。先解决知识问题,再解决人生问题。探讨这个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、可靠、有效的知识,它是如何可能的。客观知识的前提、方法和基础,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。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生人生问题解决了再解决知识问题,这正好跟西方哲学倒过来。西方哲学不是不讨论人生问题的,但是他们先要解决知识问题。他们认为解决知识问题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,就像苏格拉底那句话“美德即知识”。

所以我们中国的哲学走了跟西方哲学不同的道路,学界因此就有人怀疑,我们能否称我们本民族的论道的学问,能称它为哲学吗?中国无哲学,这也是一种观点。但是我觉得不要计较词的用语、用法。就是说我们实际上中国自有自己的哲学,为什么说中国的思想也能称哲学?哲学跟宗教的区分是什么?我们不是个宗教的民族,我们中华民族是哲学的民族。

那么哲学和宗教的区分是什么呢?宗教要把对神的信仰作为前提的,先信仰再理解,再理解教义。那么哲学不树立一个超越的神,所以中华民族不以对神的信仰来立心,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上帝管人心。所以中国价值里边不可能也不能把宗教的观念放进去,美国价值就一句话,刻在美元的硬币上,英语是这么说的:“IN GOD AND LIBERTY WE TRUST”。God就是上帝,liberty就是自由,把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就是“我们信仰上帝和自由"。因为美国是个新教国家。

那么中国价值里面不包含对神的信仰。中国哲学是个大概念,主要的组成部分:儒、道、佛三家。我们现在通常都把佛教当宗教看了,其实它不是宗教。因为佛教是无神论的,无神论的唯心主义。释迦摩尼是个普通的人。梵文当中有一个词叫“Buddha”,翻译成汉语就是“佛”,“Buddha”这个梵文的单词本意就是觉悟者,佛就是觉悟了的人,所以他不是神。所以佛教严格来说根本不是宗教,但是他在民间获得了宗教信仰的形式而已。我们拜佛的时候把他当神拜了,祈求他的保佑,祈求它赐福与我们,这是像宗教了,但他违背了佛教的本意。

释迦摩尼圆寂之前最后一次说佛法是应他的一个弟子的请求。这个弟子跟佛陀讲,因为佛陀已经宣布了自己很快就要圆寂了。弟子终于急了就跟佛陀讲,我追随你那么多年,你从来没有为我说过佛法。如今你要走了,你能不能也为我说一次佛法呢?佛陀认为他这个要求是有道理的。他说好,你要听我为你佛法,你现在坐下来我给你讲。释迦摩尼说我现在跟你说佛法,这佛法就是。我从悟道以来所说的一切佛法,都是每个人本都具备的,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佛法。

这句话一说出来,那个弟子当下开悟。它表明什么?表明佛教不是宗教。释迦摩尼所说的佛法是人心本自具备的,只是被遮蔽了。遮蔽了。我们的生活就到处是烦恼,种种的妄念遮蔽了我们本心,这是先要说明的一件事。

当然现在一般的习惯,包括政治上都还是把佛教当宗教看了。世界上三大宗教:基督教、伊斯兰教、佛教。这个“大”就是指信仰的人多,信仰很多的,信仰基督教的人,世界上人口比例也高,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也高,佛教的比例也高,亚洲东南亚许多佛教国家。这是在这个意义上,把它列为了三大宗教之一,世界上。其实它不是宗教,我们中国人确实也有些佛教徒是像信仰宗教一般的信仰佛教。那么当然无可指责,他们也非常认真,认真地修行,勇猛精进,让我们旁人觉得很值得佩服。

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,其实都应该学佛的。我今天来到这里了,我们跟大家有这样一个缘分,在这个集贤元典会上,我们有多次的机会来交流。那么我先要声明的一点,学佛其实我们的目标是很明确的,就是见性成佛。那么成佛是在物的那一刻发生的。我要声明的一点,我在这里不敢说讲经说法。你敢说你在讲经说法的话,你至少要有实证。什么实证呢?底下无论听你讲经说法的人有多少,多还是少,至少要让其中一个开悟吧。我是不敢担保我能让你们开悟的。第一,我还没到,自己还没有悟呢。下根之人、小根之人嘛没办法。第二个,各位的悟,包括我自己的悟,都要一个缘,这叫“悟缘”,悟要有缘的。

《坛经》当中第7品叫《机缘品》,讲了12个例子。机缘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人的特征。一个禅宗祖师,抓住了前来问佛法的人的根本特征,又抓准了这样一个场合这样一件事情,这个场合这件事情叫。抓准了,这叫抓住了机缘,那么说话要对机,就是面对着前来问佛法的人,抓住他的根本特征,说话投他的机。话不投机半句多,对准它的机说话要锋利,这叫“机锋”。有可能让那个人悟,我没这个本事的。各位呢,悟缘是否成熟了也不知道,所以先要声明一条,我们大家一起读《坛经》,要看各自的悟缘,包括我自己的悟缘。但是我们的目标还是要明确的。虽然不能、不敢奢谈、扯谈这个“”的可能,我们至少要做到一件事情,这就是我们一起读《坛经》想要明确的目标-一就是起正知正见

我敢这么说,包括我王德峰在内,生活在这世界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起的都是邪知、邪见,不是正知正见。我们还每每以为自己这个邪知、邪见是正知、正见的。因为没学过佛的缘故。以为自己如此正直的一个人,做事情是那么认真,那个目标是正当的。我这样的想法,这样的跟人打交道全是正知、正见。拿佛教的境界照一照,一看,都是邪知、邪见。因为全是邪见,我们就烦恼不断,烦恼在佛教里就叫,灰尘。这个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,所以这个世界又被称为“尘世”

我们一起读《坛经》最起码的目标,我们应该努力的就是起正知、正见,破邪知、邪见。如果有这样的目标能够达到,我们大家聚在一起,每月一次的,也就没有浪费时间。

中国的思想发展非常的有意思。我们首先这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。因为公元前五世纪左右,世界上有四个民族为人类打开了四种思想和智慧的境界。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,在先秦的时候,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,为人类提供了孔子和老子;一个古代希腊,也在这段时间为人类提供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;一个古代印度,也在这段时间为人类提供了释迦摩尼;一个古代以色列,也在这段时间为人类提供了犹太教最初的先知人物,这批人人很多,姓名无法考,他们打开了东方犹太思想的境界。所以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就四种境界,没有第五种,也不是只有一种。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福气的。我们是这四种思想和智慧境界中的一种的开启者。我们打开了儒家和道家的境界,释迦牟尼打开了佛学的境界,古希腊的苏格拉底、柏拉图打开了哲学的境界,古代以色列打开了犹太思想的境界。

这件事情先清楚,所以叫公元前5世纪就有一个名称叫“轴心时代”。先秦,是中国思想的开端,先秦之后,经过短暂的秦朝,秦朝就二世而亡的,到秦始皇儿子手里就维持不住,然后天下大乱。秦朝走了法家的道路,终于不行。西汉初年采取黄老之术,无为而治,这叫与民休息。但是终于这个民族还是必须建立它的社会秩序的根据理论,就思想根据,要论道。

于是到汉武帝的时候,就两个人物联起手来,一个政治家汉武帝,一个思想家董仲舒。联起手来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从此儒家成为道统。西汉、东汉,两汉中国思想的重点,集中在为建立典章制度而寻找学术的根据,叫经学

从儒家的经典当中,去寻求建立典章制度的依据,这时候的特征叫经学。东汉末年,天下又乱,三国纷争,就进入魏晋时期,已经建立起来的典章制度不能被遵守了。礼崩乐坏,第二次礼崩乐坏。第一次东周末年,第二次又天下大乱,那么中国知识分子纷纷躲到道家学说里去了,要全身避害,得个人的自在。所以魏晋时候,中国思想的特征是玄学,玄学就是道家的学说,集中精力研究三部经典,道家的经典。一部《周易》,其实《周易》也是儒家的经典。一部《周易》,一部《老子》,一部《庄子》,合起来叫三玄,那就是魏晋玄学。但道家的思想救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,道家叫每一个人避开这乱世,求个人的自在。

所以魏晋时期,虽然学术上有精彩的地方,就玄学的研究取得很高的成果,还有一批魏晋文人身体力行展示出潇洒风流的人格,这也是蛮精彩的一段,叫魏晋名士。《世说新语》大家去看都会看到,非常精彩。我们今天的人离开魏晋名士的人生境界还蛮远的了,但是毕竟不能挽救衰弱的文化生命,于是终于我们迎来了一次很好的机会。

我们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经,经过好几个世代。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,翻译、理解、消化、吸收。到了唐朝的时候终于做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--让佛经说汉语。让佛经说汉语就是把佛陀的思想融入中国思想了,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,但基本做到了。

有些的佛教佛经中的观念,在汉语当中直到今天找不到合适的词,所以仍然用声音来翻译的。音译的,比方说“三昧”、“般若”,唯识宗讲的“末那识”、“阿赖耶识”等等,这一切都是用汉语的发音来音译梵文的单词。这种情况还是存在,但基本上让佛经说汉语了,这件事情非常伟大。一个想要挽救自己衰落的文化生命的民族,终于得到了另外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智慧的启发,得到了佛陀思想的启发。所以隋唐的时期,中国思想的特征就是佛学。有了隋唐这段重要的思想发展的时期,也就是得佛学思想启发的时期,才为后来中国思想的再一次高峰做了准备。再一次高峰就是宋明新儒学。没有隋唐的佛学,就没有宋明新儒学。因为宋明新儒学是儒、道、佛三家合流了。以儒为根本,融合了佛家和道家,终于实现了儒、道、佛三家合流。无论是程朱理学,还是陆王心学,都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合流。

这个儒家终于叫新儒家了,跟先秦时候的原儒不一样。因为吸收了道家,更重要的是得佛学的启发。宋明新儒学最高成果:陆王心学,就是陆象山、王阳明的心学,把中国哲学推向最高峰。后来就是衰落,到近代就是学西方,大致这样一个发展的脉络,我勾勒了一下。从此脉络当中,我们可以体会到佛教对中国的重大意义了。它融入中国思想的标志是什么?一、进入汉语,二、进入了普通民众的内心,否则不能言中国化。

让佛家的思想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内心去,这件事情做了最根本的贡献的就是惠能。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,只要说汉语,你哪怕不识字是个文盲,从来不可能去读儒道佛三家的经典。你仍然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里,你也在佛家的思想里,因为你说汉语。比方说有一个词,我们今天中国人经常要用,叫“缘分”。我跟你说一句话“我遇到你真是缘分啊”,你立刻明白了,这个词是无法翻译成欧洲语言的。比方说你翻译成英语,你试试看,翻不过去。

为什么?在“缘分”这个词里边,它既表示偶然性又表示必然性。我遇到你,我们彼此的相遇,并不是预先计划好安排好的,我们叫不期而遇,这是偶然性的。但他“缘分”同时表示必然性,中国人还说这样一句话,有缘千里来相会,我之间哪怕有千里之隔,我们终会见面的,这是必然的。中国人还说500年修来同坐一条船,同坐一条船的缘分,居然是五百年修成的,可见是必然的了。你在英语当中一定找得到一个词,表示偶然性,contingency,你也找得到另外一个词表示必然性,necessity,但你绝对找不到这样一个词,它既表示偶然性又表示必然性,所以翻译不过去。“缘分”二字,居然把一对对立的范畴统一在其中了,偶然性必然性是对立的范畴。

我举这个例子表明什么?你只要说出缘分二字,你已经在佛家思想里了。所以佛家的思想经过了中国化,融入了中国思想,又进入了老百姓的内心深处,这才叫真正的中国化。大量的词,如果不是翻译佛经,汉语当中并不存在。“觉悟、因果、业力、思维、意识、真理、境界、心心相印”等等这些词语本来在汉语中根本没有,因为翻译佛经的缘故,都进入了汉语的,汉语当中多了这一大堆词。还有那么多成语,比如说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,禅宗的思想。你跟老外讲他听不懂的,你爬到了竹竿顶上,你还能进一步吗?你进到哪里去呢?我们中国人全知道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,佛家的禅宗的思想,我们在读《坛经》的时候都会讨论到这一句。所以学佛这件事情是每个人中国人都应当做的事。

我们在科学中,不等于在思想中;我们在知识中,不等于在智慧中。人总得解决一个问题,什么问题?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。这个心灵的安顿,是每个人都面对的问题。因为人生的问题就是:我们有无限心,我们的心有无限的一面,它如何安顿?使人生成了问题,有问题才有学问,学问都是因为问题引起的。

现在我们说的是人生问题,那么它就引起了中国哲学,引起了儒家,引起了道家,也引起了释迦摩尼的佛学。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人类的头脑虚构出来的,我们的人生是问题,不,他就是问题。我们向来在这个问题里的。

所以孔子说的是对的,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”。“",就是节约的"约”,表示贫贱的生活处境,“”,就是快乐的乐,表示富贵的生活处境。“不仁”者什么意思?心中无仁之常体。仁义道德的“仁”,心中无仁之常体的人,你给他怎样的生活处境都没用,不可以久处约,贫贱受不了——贫贱难耐凄凉,不可以长处乐,富贵也受不了的——富贵不能乐业,这叫左也不安,右也不安,这叫不仁者

所以每个人其实都面对一个如何安顿好自己这个无限心,这样一个人生问题。人生是麻烦的,真是很麻烦。生活中到处都是烦恼,外部,呃,我们生命的外部麻烦容易解决,我们安排好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,各种文明都做这个事的,无论古代还是近代的文明,都要先做这件事。但生命外部的麻烦解决了,生命内部的麻烦最难处理。所谓征服世界容易,征服自己难。这就是我们讲中国哲学起来了,先前只是儒家、道家,后来来了佛家。到隋唐的时候,完成了佛学中国化。我们中国人哲学是人生哲学,它就三个方面:儒家、道家、佛家

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

人是最麻烦的事情。人最可爱也最可恶。人可爱的一面它可以往上走的,它的境界往上走,上通神圣,成圣成贤;它也可以往下堕落,下坠恶道,禽兽不如。这总有一个根源吧,佛家揭示这根源,儒家也揭示这根源。人为什么最可爱也最可恶呢?根源在于我们的生命情感不合适。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喜怒哀乐,爱爱恨恨。人生就这样,人是最高的有情物。生命情感的最高境界在人那里,不在动物那里的。动物也有一些情感,高级动物。他们也叫有情物,所以佛家的意思对一切有情物都要慈悲。但最高的有情物是人。最高的有情物最麻烦也是他的生命情感,不会合适的爱,也不懂得合适的恨。

所以孔子说“唯仁者”,心安顿好的仁者,“唯仁者”才能合适地爱,才能合适地恨。“唯仁者才能爱人,能恶人”,“恶”就是恨,这都合适。不合适是什么情况呢?爱一个人,爱之欲其生,恨一个人,恨之欲其死,人间的罪恶就来。所以生命情感的调适、升华就是来解决我们的心的问题。

心和头脑有区分。头脑里活动的是概念、判断、推理,掌握经验、掌握知识,趋利避害。心里边活动的是生命体验。解决头脑的问题就是增加知识,并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。某人恋爱了,后来失恋了,失恋是很大的痛苦,他无法排解。后来找一个知心的朋友来倾诉他这份失恋的痛苦。那么知心的朋友听了他的陈述之后也很同情他的,想劝他把这件事情放下,想想看该怎么劝?没办法劝。后来知心朋友蛮聪明的,他想出来一句话跟失恋的人这么说:“你要知道,天涯何处无芳草?”那个失恋的一听,头脑想通了的,因为这些这句话完全符合理性。他的潜台词就是,你如此钟爱的女子现在离你而去了,你很难过我能理解。但你要知道,他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女子啊!所以知心朋友说了这句完全合乎理性的话,诉诸失恋者的头脑。这个失恋的人头脑想通了,他头脑做出一个决定,把这件事情放下。他刚刚做好这个决定,心里又阵阵的难受起来。就像李清照那首词所讲的: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”下来眉头,叫头脑想通了呀,“却上心头”,心里又来了,这就是头脑和心的区分。

所以很简单,头脑里活动的是概念、判断、推理,心里边活动的是**生命情感、生命体验。**我们试想一下,我们是否可能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、判断、推理,把我们心理的生命体验给它消解掉了?消解得掉吗?消解不掉!头脑与心的区分明白了,再问一个问题:哪一个更根本呢?是头脑更根本还是心更根本呢?心更根本!所以这是中国哲学最了不起的地方,它最精彩的地方就直指人心。

今天的年轻的一代,由于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,经常会患许多心理疾患:焦虑症啊、忧郁症啊。那么他们就请心理医师帮助了。所以心理咨询是一个很盛行的行业,心理医师们怎么帮助他们呢?第一件事情,听他的陈述。他把自己准备好了,那是个垃圾桶,你什么垃圾都往里面扔吧,我很耐心地听着呢。听得差不多了,那么现在心理医师给他建议了,几条建议,这些建议的原则无非叫他怎么转移注意力。一开始还有效,后来终于还是没效。没效就最后一招在口袋里。心理医师最后一招就在他的口袋里有药。服了那个药,心里就舒服了,久而久之,患上了药物依赖症,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

我向来以为这样的年轻人,根本问题的解决不是找心理医师,要读像《坛经》这样的书,根本上解决一个人的生态度问题。人生态度没解决你怎么办?而人生态度的解决就是心灵的生命情感的升华。放下那个小我吧,你焦虑、你忧郁,无非围绕着一个小我转的。这个小我是什么呢?佛经当中最短一部经叫《心经》,我们都应该背得出来,260个字。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渡一切苦厄。”什么叫五蕴?就是平时我们这颗心呀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个方面,我们把这个心当真了。然后守住它,围绕着它,执着于它。哪有不患焦虑症、忧郁症的呢?人生态度没有树好,这个小我总放不下嘛。所以我们要回归我们中国的哲学,也就是回归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思想。

这个民族又要论道了,整个民族论道,每一个民族成员、我们个人的生活也逼得我们要去论道,要去体会伟大的人文经典,中国的人文经典,根本上解决一个安心的问题。达摩初祖来到东土,就是在中国要传心法,到了惠能叫第六祖。禅宗第一祖就是达摩,印度人。到了中国以后很快就发现自己很孤独,心法无法传呐。他遇到梁武帝,他要度化梁武帝,他想。两个人交流了,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。那么交流之下梁武帝就先问了达摩一个问题,他说我这一辈子不知造了多少庙,供养了多少和尚,这功德大不大?达摩直截了当地跟梁武帝说这不叫功德!然后梁武帝听了就心里不舒服,两个人不投机,不投机就没办法了。那么达摩也就放弃了度化梁武帝的愿望。梁武帝也就觉得我跟达摩没什么缘分,各自走开。当然梁武帝也不会去干扰达摩。因为他毕竟是笃信佛教的皇帝,所以各自走开了,所以达摩是蛮孤独的。

有一个人来找他,这个人叫慧可。慧可后来成了第二祖的哦。这个慧可呢要找达摩,达摩也不大相信你真心来找我嘛。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,为了表达自己求佛法的强烈的愿望,慧可居然断了自己的左臂。断了左臂之后,达摩看到他的真诚了,就跟他交流了。结果慧可跟达摩讲:“我心不安,乞师与安。”祈求你师傅啊,帮我来安心啊。达摩说:安心,好啊,你要安心,好啊。把你的心交给我,我给你安。这是达摩对他的回答。安心好啊:“把汝心交给我,我与汝安!”慧可回答了:“欲求自心,了不可得”。你叫我把心交给你,拿出来交给你,我找不到他呀。达摩马上回答:“吾与汝安心竟。”我已经帮你把心安好了。

这种对话各位可以在《五灯会元》里找到,禅宗公案当中的一条。我们要参一参是吧?达摩提出来的这句话是非常厉害的,你要安心可以呀,你把心交给我,我帮你安。他要慧可把心拿出来,慧可找不到,这事情大了。他就直接说了“欲求之心,了不可得”。达摩一下一句话就来,不啰嗦的哦。“吾与汝安心竟。”

我就把你心安好了,慧可当下大悟。我们平时要安的是什么东西呢?其实都是“”,比方说我做副教授,假定哦,做到现在十年了,还没有升教授。难过啊。眼看如果明年再升不了教授,我就以副教授退休了,你知道吧?这个事情不安哪。我们有种种的念都没办法安,其实它不是心,是。所以这个达摩就跟慧可讲,你把心拿出来,他都拿不出来,他发现他要去安的东西,全是这些起起伏伏、生生灭灭的“”罢了。你既然知道找不到心,我就帮你安好了。慧可大悟,言下大悟啊。

想想看,“”从哪里来的?起的,但我们别把,如果这些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,我们要找的是本身的根源,本来不需安,但的用法不对,用出妄念来了,问题的要点在这里。就是心有两种用法,一种用法用出烦恼,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。

所以佛陀的思想,特别是他后来开了传心法的一路,就让禅宗最初的萌芽出现了,就是灵山法会。在那场灵山法会上释迦摩尼说佛法突然不说了,拈花一笑。底下一个迦叶尊者会心一笑。这一刻叫心心相印。叫第一次传心法,传的是心法。这样就开了禅宗的源头,开了禅宗的源头。所以佛教的思想进入了中国,中国人这时候真是要面对一个安心的问题,文化生命的衰落,在道家的思想境界里,心其实也安不了的。他们只能是什么?这个叫””越名教而任自然”,超越儒家的名教,自然率性地生活而已。但是心其实也是没安好的。这一点王阳明本人最有体会。

王阳明少年的时候,想要做圣贤嘛。后来又听了一个学者,大师级的学者跟他讲,你可以学程朱理学的。有学圣贤的道路可循的,有路可寻呐。后来就是格物啊,格那个竹子格了七天。没格出天理来,倒是格出一身病了。这件事我们都知道,后来怎么办?一生病没办法,躲到道家学说里要养生去了。道教养生,后来还是不行,想要学佛。甚至想要到一个山上去,一头扎到佛门的思想里去。后来他发现心还是没安。

当然,当时王阳明是不是接触禅宗的,后来知道是接触禅宗的。禅宗给他校大的启发,但是他心还是没安好的原因是什么?后来他发现佛教的目标跟儒家的目标根本是不一样的。佛教的目标是了生死,儒家的目标是天下关怀,然后他又从佛家里面出来,但禅宗深刻地影响了他。龙场驿站,在龙场,他做驿站站长,就贵州龙场,他在那里悟道。那一天晚上半夜里,王阳明就是顿悟的哦,他之所以能顿悟,是因为什么?修了禅宗了。

所以指向安心的问题,在道家思想里安不了心,由于佛家的启发,然后新儒家来。我们这样一个集贤元典会,讲了要读两本书,一部是《坛经》,一部是《传习录》。我们不能先读《传习录》的,这不光是一个时间顺序的问题。我们不读《坛经》,是读不懂《传习录》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王阳明是谁?儒家中的惠能。他其实就是惠能,但他用的语言是儒家的语言。他指向的做圣贤的目标是儒家的目标。佛家的目标是成佛,成佛什么意思?摆脱、解脱生死的苦恼,叫涅槃的境界,**涅槃的境界叫不生不死,那叫成佛。**所以王阳明是儒中的惠能,所以不懂《坛经》,如何懂得了《传习录》呢?所以这样我们这个顺序就是确定下来了:先《坛经》后《传习录》,有这个缘故。

好,这一大堆话全是开场白。那么下面我们言归正传,我们要读《坛经》了,读《坛经》之前,先讲禅宗它的大纲是什么?禅宗大纲是十六个字:“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

佛教传到中国来,两汉之际佛教进入中国,经过一段时间有各种的宗派起来。有些是直接从印度,基本上未加改变地被继承下来的宗派,像密宗、律宗、三论宗都没有中国化,还有唯识宗。还有其他宗派,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化,那么各种宗派都是从借助一本或两本佛经做根据,来解释佛教的教义。唯独禅宗,它在各种教派之外,不以某一个方面的佛教,释迦摩尼的教义,做根据来立它的派,这叫“教外别传。”

不立文字”,佛经是要的,但是真理并不在佛经的文字中,不立文字。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传心法就是要超出文字才传得过去。心法又叫秘意,心法、秘意不在文字里的。但是禅宗也是要说话的。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?最主张不立文字的禅宗,留下的文字最多。看来自相矛盾,其实不矛盾。禅宗总是跟你说话,就一句一句地逼你,你回应一句,他又抓到你的问题了,最后让你没有立足之地。他是用文字,说话也是有文字的,虽然没写出来,用文字来逼,逼到不可说那一刻,心法传过去。

我们打个比方,攀登城楼要梯子的是吧?我们爬梯子登城楼,到了城楼顶上,我们这梯子自然撤了。我们就把语言比喻为登城楼的梯子,倘若你登到城楼上的话,你还在梯子上,没到城楼顶上。所以先前说话是必要的,就是爬,攀登城楼,到顶上终于没办法说,到不可说那一刻,心法传过去,那叫直指人心。“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。”

这是十六字大纲,禅宗的特色,每一个宗派都有它的特色。人们都说净土方便,密宗诉胜。这两宗都有各自的优点、长处,净土的长处是方便,那叫方便法门了。净土宗怎么修?念佛,所以这一宗又叫念佛宗。每天念几千遍: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几十年如一日,有什么可能呢?仰仗佛力,横超三界,到达净土,虽然还没有悟哦。到了西方净土,因为那里条件好,再听佛法,就悟了,叫花开见佛,这是净土。所以修的人是认认真真修几十年,净土也有修成了的。修成的标志,就了生死,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啊,走了以后摆脱六道轮回,叫横超三界,这叫净土方便。密宗呢?殊胜,特别有优势,什么意思?他有神通,密宗是修神通的,当然修得很艰难。根器好的修得短一点,根器差的几十年闭关,20年闭关,20多年闭关的都有,出来真有神通。神通是实证的,6个神通,天耳通、天眼通,神境通、宿命通、他心通,漏尽通。这个神通也不是假的,他也是能实证的,所以我们就不去多讲。

现在藏传佛教密宗很厉害,藏密,修神通修成的真不少的,当然现在到汉族地区骗人的也不少,真的上师也是有,确有神通。那么所以密宗的修行的原则,叫即身是佛。我们的肉身,在佛教里叫色身,要把它修成法身,即有神通。色身就是肉身、就是肉体啊,要把它修成法身,这样即身是佛。那么我们看看禅宗,禅宗叫什么?即心即佛。所以直指人心啊,成佛之关键是转识成智

这是心的事情。我们平时的心是假的,叫业识,业力造成的识。我们有种种的期待、焦虑、希望、绝望、恐怖等等,都是,也是要把它转成智,转识成智,路径好多。不同的宗派就是修行的不同的法门,最终目标都要转识成智。那么禅宗是舍去了其他各种宗派的各种复杂的繁琐的程序,都撇开了,直指人心。所以这种法门叫般若法门。每一种宗派都是修行的法门。

所以这里顺带说一下,佛经不能把它当理论著作来读的,而是实践,就是学佛的实践的道路,叫法门。你把佛经当理论著作来研究也可以,那叫学者的事,禅宗最反对这样做。别把佛经当成是一大堆知识,他是法门,是实践的道路,是这个意思。

那么不同的宗派,是不同的法门,禅宗是什么法门?般若法门。般若是最高的智慧。中国人一直以前不懂什么叫般若,所以用声音来译,直到今天还是一样,般若智。这一点明了了。禅宗是修智慧的;密宗要修身,即身是佛,然后有神通;净土宗只是念佛,坚持不懈,以便横超三界,大致做一个说明哦。所以我们进入了《坛经》的阅读,就是进入禅宗。

那么禅宗的16个字。我们把这书打开看一看。第一品,从弘忍法师那里得了衣钵的惠能,隐居了15年。15年之后,出头露面在广州法性寺,在广州法寺时他才剃度出家的。后来转到了曹溪,在现在的韶关市城里边有一个庙叫大梵寺,第一次说佛法。《行由品》第一,就讲这个第一次说佛法。应当时一个刺史的要求,请求,魏刺史。

前面两段我们先不管,看第三段,第一页,这页码跟大家一致吗?应该是。

你们是精装本的,是吧?第一页的倒数第二行说:“大师告众曰:善知识,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菩提就是最高的觉悟,叫无上正等正觉,最高的觉悟。这种觉悟是领会虚无的觉悟,叫般若智。

“菩提自性”,每个人都有,而且他“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”。开宗明义第一句话,就说出禅宗是修心的,修智慧的,是直指人心的。但用我们自己的心,“直了成佛”,“直了”两个字表示顿悟,直了两个字就是顿悟

前面我在白板上写了16个字是禅宗之大纲。禅宗后来就分了两派,北派的和南派的。北派的领袖神秀,南派的领袖惠能。神秀主张渐悟。惠能主张顿悟。所以惠能这里的16个字是禅宗当中的顿教的大纲,顿教大纲主张顿悟的。“直了“二字就是这个意思。“直了”就是顿悟。好,这样我就做了一个基本的交代。

佛教对中国的意义,对每个中国人的意义,我们不是去研究佛学,我们是学佛。我们要把“佛学”两个字倒过来的哦,我们不是做佛学,我们是学佛。佛学是大学里教授的事,我们复旦哲学学院就有佛学专家,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学者,研究佛学从来没学过佛。所以把佛学倒过来学佛,**学佛是生命实践。**然后我们讲了这个禅宗,禅宗是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。

所以我们毛泽东那句话说得很到位的,他说:“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,六祖惠能,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的典籍人,但他是文盲。他的《六祖坛经》是非常深刻的,是人民群众的佛经。”这句话的最后一句话最到位。我们的毛主席对以往的中国思想史上的人物批评的多,表扬的少,是吧?孔子都被他批评了,但是唯独对惠能极加赞赏。这句话说出了《坛经》是一部人民群众的佛经,这句话说出了惠能完成了佛学革命,把参禅这种精神活动从少数文人的圈子里边解放出来,让他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去,所以这叫佛学革命

它已经是人民群众的佛经,没有这一步,哪有佛学中国化呢?不进入老百姓内心深处去,怎么中国化?现在我们的执政党也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吧?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。如果老是我们这些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做的事情,他怎么能中国化?

马克思的思想中,能够深入中国每个老百姓内心深处去,他才叫中国化。这一天哪一天到来?我不知道哦。但是惠能做成了这件事,把禅宗的思想引入老百姓的内心深处,所以一部人民群众的佛经。他能做成这一点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自己是百姓中的一员,为什么?普通劳动者,文盲,不识字。别的人还担当不了这个使命。幸亏他是不识字的,他如果受到了教育,因为他父亲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,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,跟母亲相依为命,慢慢长大。一个砍柴火、卖柴火的劳动者、文盲。如果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,识了那么多字,有那么多的书读过了,他还能做这件事吗?做不成了。这个惠能有来历,他必须遭遇到不识字这样一个童年的艰难的生活处境。文盲!他才能做成这样一件伟大的事。这样,我们对读《坛经》的一些最基本的了解都具备了哦,然后我们才可以一品一品的来读,一共十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