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189 lines (98 loc) · 9.17 KB

xu-shi-wei-architecture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189 lines (98 loc) · 9.17 KB

许式伟架构课

[TOC]

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

  • 看看从一个 IT 老兵的角度重新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

  • 希望能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,并把这些技术串起来

  • 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,形成一种计算机思维,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拥有将现实中的问题抽象到计算机体系架构的能力,例如:

    当现在各个手机厂商都在推出各种黑科技时,你能冷静的意识到,这只是输入输出设备人机交互上的一些 trick,并没有革命性的创新

  • 在学习这门课的同时,我们能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,然后去补课:《现代操作系统》,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

开篇词 怎样成长为优秀的软件架构师

  • 软件架构师和软件工程师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四个字:掌握全局。掌握全局,并不是成为全栈,核心在于对知识脉络的体系化梳理,这是架构能力构建和全面提升的关键。
  • 如何成为优秀的软件架构师?一靠匠心,二靠悟心。
  • 架构能力的提升,本质上是对你的知识脉络(全身经络)的反复梳理与融会贯通的过程。

第一讲 架构设计的宏观视角

谈及架构,基础才是最重要的,有了坚实的基础,才能起高楼。

Google 赋予的浏览器的使命

客户端软件面临的是多样性的挑战。操作系统有 N 种,我们不能针对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编写一套客户端,于是 Google 赋予了浏览器一个使命:消除客户端的多样性,跨平台提供统一编程接口。Google 之所以发力浏览器,有两个原因:

  1. Google 已经丧失了桌面操作系统的控制权,所以其想把战场转到浏览器上,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在浏览器上做应用,从而导致底层操作系统管道化(操作系统成为数据流通的通道)。
  2. 一次开发,多平台运行是大势所趋,Google 除了发力 Chrome,也有其他的尝试,例如:Flutter

第二讲 无生有 有生万物

冯诺依曼体系结构

冯的体系结构不仅是应用程序这座大厦的基石,同时也是整个信息科技的地基。冯诺依曼体系的三个基础零部件:

  1. 处理器

  2. 存储

    存储分为内存和外存。计算机存储的地位,如同人类发明了纸一样重要。

  3. 输入输出设备

注意:任何计算机系统,都离不开这三点:计算/存储/输入输出,思考问题要从这三点开始思考。

CPU 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进行通信,本质上就是和 IO设备 进行数据的传输。

冯诺依曼架构

处理器 + 存储 实现了无中生有,而 输入输出设备 实现了有生万物

输入输出设备的重要性

y = f(x) x 存储到存储设备中,函数 f 则涉及到处理器的计算规则。然而,如果电脑只有 处理器 + 存储,那么就如同一个人只有头脑而没有四肢五官一样,尽管很聪明,但是这种聪明无法施展,因为其无法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。交互,抽象来看,就是输入和输出,对于人来说,输入就是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,输出就是人利用四肢五官做出的反应。

输入输出设备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是:计算机无限可能的扩展能力。另外,输入输出设备和电脑完全是异构的,他们之间只是通过制定好的协议进行通信,IO 设备对于电脑来说,只是实现了某个功能的黑匣子。输入输出设备,赋予了计算机计算一切的能力,如果没有输入输出设备,那么计算机就像坐在轮椅上的高智商人一样,没有用武之地。

从 冯诺依曼体系 到 架构思维

架构的第一步是:需求分析。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抓住需求的稳定点和变化点。需求的稳定点,往往是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,而需求的变化点,则往往需要相应去做开放性设计。

对于计算机而言,其需求的稳定点就是其计算能力,需求的变化点在于用户 “计算需求” 的多样性。计算机的计算能力,最终体现为中央处理器的指令集,这是相对稳定的。而 “计算需求” 的多样性,则体现到应用程序的多样性。

第三/四讲 编程语言的诞生和进化

汇编语言的地位

汇编语言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开始解耦,让写程序开始变成一个纯软件的行为,人们可以反复修改汇编程序,然后通过编译器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。汇编语言在指令的能力上,与机器指令并无二致,只之不过将人们从物理硬件地址中解放了出来,以便专注于应用逻辑的表达。注意:变成语言的发展,其本质上是一个释放程序员生产力的过程。

汇编语言实现了编程语言的从 0 到 1,C 语言实现了编程语言的从 1 到 N

软件是活的书籍

编程语言在信息科技发展中的地位,如同人类文明中语言的地位。而编程语言写出的软件,如同人类文明中不断被传承下来的书籍一般。

第六/七/八讲 操作系统/进程管理/内存管理

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

计算机操作系统由固化到 RAM 上的 BIOS 授权启动,BIOS 中的驱动程序激活必要的设备(磁盘/显示器/鼠标/键盘),然后跳转到磁盘的引导区,将执行权交给引导程序。引导程序用来引导开启操作系统,如果磁盘上装有多个操作系统,那么引导程序会引导我们进入相应的系统。引导程序引导结束后,会将控制权交给 OS引导程序,操作系统从这里开始干活了!

Unix 与 DOS/Windows

Unix 针对的是企业用户,DOS/Windows 面向的是个人用户,两者定位不同,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。

操作系统的重要性

  • 操作系统是所有流量的入口

    传统的互联网流量入口是 PC,微软凭借 WIndows 得以制霸整个市场。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入口是 手机系统,Google 和 Apple 在争夺流量上,扳回一局。

  • 操作系统的其他作用

    进程管理/内存管理/文件管理/设备管理/网络管理/提供基础编程接口

现代操作系统分类

本地操作系统:Windows / Linux / Android / IOS

Web操作系统:微信小程序 / 百度小程序

内存管理的重要性

内存实际上是计算机最宝贵的资源,实际工作中,我们面临的内存资源,往往是非常有限的,一个优秀的程序员,懂得用极少的内存资源,实现自己的需求。

操作系统编程接口

操作系统使用 **软中断(系统调用)**来实现软件进程与操作系统的交互,系统调用是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。

操作系统的编程接口:

  • 系统调用
  • 动态库(二进制)
    • Windows ddl (Dynamic Link Library)
    • Linux/Android 的 so (Shared Library)

动态库产生的原因:

系统调用只能提供操作系统最原始/原子的功能。动态库可以根据业务需求,对代码进行封装,从而实现代码复用

用户态到内核态

基础架构

第九讲:外存管理与文件系统

  • 内存和外存的根本区别

    内存是临时存储,为 CPU 计算服务

    外存是持久存储,为存储服务

  • 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

    树:双亲节点存储目录(文件夹),叶子节点存储文件

  • 文件系统的设计思路

    利用日志来改善文件系统的容灾能力,利用 B树/B+树 来组织元数据。

  • 分区

    分区本质上是将一块存储设备模拟成多块存储设备来使用,也是一种虚拟技术

  • 磁盘的处理步骤

    1. 分区:虚拟分区

    2. 格式化:设置各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

    3. 挂载:将格式化后的分区挂载到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下

      Windows 系统:将分区依次挂载到 C/D/E 盘下

      Linux 系统:将分区挂载在 /, /home, swap 下

  • Swap 空间(交换空间)

    Swap 空间是磁盘上的物理空间,用来实现虚拟内存,内存中的页块暂时存储到。

    Linux 系统在对磁盘进行初始化时,会分配出一块空间,用作 swap

    Windows 系统则通过隐藏的 .swp 文件来实现虚拟内存

第 11 讲:多任务:进程,线程与协程

现代的 CPU 大多是多核的 CPU,例如双核四线程,多核可以真正的实现进程的并行。

任务的抽象

  • 进程

   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隔离单元。

  • 线程

  • 协程

第 14/15 讲: 计算机网络

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数据格式。这些协议包含很多的信息,并且各司其职,有不同的职责。就像一张快递单一样。

1563777454889

收件人和寄件人是应用层,其他信息包括物流订单号,信封袋,包装箱,这都不是寄件人要邮寄的内容,而是物流系统针对物流协议产生的需求,实际上是对原始信息的封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