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277 lines (180 loc) · 8.86 KB

Chapter_12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277 lines (180 loc) · 8.86 KB

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

12-1 概述

滑动轴承部分适用场合:工作转速特高、特大冲击与振动、径向空间尺寸受到限制或必须剖分安装(如曲轴的轴承)、需要在水或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等

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分类:

  • 径向轴承 —— 承受径向载荷
  • 止推轴承 —— 承受轴向载荷

滑动表面间润滑状态不同分类:

  • 流体润滑轴承
  • 不完全流体润滑轴承(滑动表面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)
  • 自润滑轴承(工作时不加润滑剂)

流体润滑承载机理分类:

  • 流体动力润滑轴承(简称,流体动压轴承)(本章主要讨论)
  • 流体静力润滑轴承(简称,流体静压轴承)

滑动轴承主要设计内容

  1. 轴承的形式和结构设计
  2. 轴瓦的结构和材料选择
  3. 轴承结构参数的确定
  4. 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
  5. 轴承的工作能力及热平衡计算

12-2 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

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

JB/T 2560-2007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 型式与尺寸

轴承座+整体轴套

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

JB/T 2561-2007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 型式与尺寸

JB/T 2562-2007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 型式与尺寸

结构组成:

  • 轴承座
  • 轴承盖
  • 剖分式轴瓦
  • 双头螺柱

止推滑动轴承

轴承座+止推轴颈

12-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

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

磨粒磨损

刮伤

胶合(咬黏)

疲劳脱落

腐蚀

轴承材料

轴承材料: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

材料性能要求

  • 良好的减磨性、耐磨性和抗咬黏性
    • 减磨性:材料副具有低的摩擦因数
    • 耐磨性:材料的抗磨性能(通常以磨损率表示)
    • 抗咬黏性:材料的耐热性和抗黏附性
  •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、嵌入性和磨合性
    • 摩擦顺应性:材料通过表层弹塑性变形来补偿轴承滑动表面初始配合不良的能力
    • 嵌入性: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,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或磨粒磨损的性能
    • 磨合性: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转后,易于形成相互匹配的表面形貌状态
  •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
  • 良好的导热性、工艺性、经济性等

12-4 轴瓦结构

轴承衬:在轴瓦的内表面上浇注或轧制的一层轴承合金

轴瓦要求: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,在轴承中定位可靠,便于输送润滑剂,容易散热,并且装拆、调整方便

轴瓦的形式和构造

  • 整体式轴瓦
    • 整体轴套
    • 卷制轴套
  • 对开式轴瓦
    • 厚壁轴瓦
    • 薄壁轴瓦

轴瓦的定位

  • 凸缘
  • 紧定螺钉
  • 销钉
  • 定位唇(凸耳)(轴瓦剖分面上)

油孔及油槽

  • 轴向油槽:对整体式径向轴承,开在最大油膜厚度位置;对对开式径向轴承,开在轴承剖分面处
    • 单轴向油槽:轴颈单向旋转
    • 双轴向油槽:轴颈双向旋转
  • 周向油槽:载荷方向变动范围超过 180° 的场合,常设在轴承宽度中部

12-5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

润滑脂及其选择

特点:可以形成将滑动表面完全分开的一层薄膜。半固体润滑剂,流动性差,无冷却效果

使用场景:要求不高、难以经常供油、低速重载、作摆动运动之处的轴承中

润滑脂品种选择原则

  1. 压力高、滑动速度低,选择锥入度小一些的品种,反之选锥入度大的
  2. 所用润滑脂的滴点,一般应较轴承的工作温度高 20 ~ 30 °C,以免工作时润滑脂过多流失
  3. 在有水淋或潮湿的环境下,应选择防水性强的钙基或铝基润滑脂
  4. 在温度较高处应选用钠基或复合钙基润滑脂

选择润滑脂牌号时可参考:查表

润滑油及其选择

选择原则

  1. 转速高、压力小时,选黏度较低的油;反之应选黏度较高的油
  2. 在高温度下工作的轴承(例如 $$t$$ > 60°C),所用油的黏度应比常温轴承的高一些

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润滑油选择参考:查表

流体动压轴承润滑油的选择参考:查表

固体润滑剂

12-6 不完全流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

可靠的工作条件:边界膜不遭破坏,维持粗糙表面微腔内有流体润滑存在

简化的条件性计算适用场景:一般对工作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低速、重载或间歇工作的轴承

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

已知条件:

  • 轴承所受径向载荷 $$F$$ (N)
  • 轴颈转速 $$n$$ (r/min)
  • 轴颈直径 $$d$$ (mm)

然后进行 $$p$$ 、$$pv$$、$$v$$ 三项的验算

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 $$p$$: $$ p = \frac{F}{dB} \leq [p] $$

字母符号 含义 单位 备注
$$p$$ 轴承的平均压力 MPa
$$B$$ 轴承宽度 mm 根据宽径比 $$B/d$$ 确定,参见 12-7 节中“参数选择”
$$[p]$$ 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力 MPa 查表“常用金属轴承材料性能”

验算轴承的 $$pv$$

轴承的发热量与其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功耗 $$fpv$$ 成正比($$f$$ 为摩擦因数),限制 $$pv$$ 值就是限制轴承的温升

$$ pv = \frac{F}{Bd} \frac{\pi d n}{60 \times 1000} = \frac{Fn}{19100 B} \leq [pv] $$

TODO

验算滑动速度 $$v$$

$$ v \leq [v] $$

止推滑动轴承的计算

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 $$p$$

$$ p = \frac{F_a}{A} = \frac{F_a}{z \frac{\pi}{4} (d_2^2 - d_1^2)} \leq [p] $$

字母符号 含义 单位
$$d_1$$ 轴承孔直径 mm
$$d_2$$ 轴环直径 mm
$$F_a$$ 轴向载荷 N
$$z$$ 环的数目 -
$$[p]$$ 许用压力,查表 MPa

验算轴承的 $$pv$$

$$ v = \frac{\pi n (d_1 + d_2)}{60 \times 1000 \times 2} $$

故应满足:

$$ pv = \frac{4 F_a}{z \pi (d_2^2 - d_1^2)} \frac{\pi n (d_1 + d_2)}{60 \times 1000 \times 2} = \frac{n F_a}{30000 z (d_2 - d_1)} \leq [pv] $$

字母符号 含义 单位
$$n$$ 轴径的转速 r/min
$$[pv]$$ $$pv$$ 的许用值,查表 MPa · m/s

TODO

12-7 流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

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

一维雷诺方程: $$ \frac{\partial p}{\partial x} = 6 \eta v \frac{h - h_0}{h ^3} $$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(即形成动压油膜)的必要条件:

  1. 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
  2. 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(亦即滑动表面带油时要有足够的油层最大速度),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,从小口流出
  3. 润滑油必须具有一定的黏度,供油要充分

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

(轴顺时针旋转)

  1. 当轴静止时,轴颈处于轴承孔最低位置,并与轴瓦接触。此时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收敛的楔形空间
  2. 轴颈开始转动时速度较低,轴瓦对轴颈摩擦力的方向与轴颈表面圆周速度方向相反,轴颈在摩擦力作用下沿孔壁向右上爬升
  3. 随转速增大,轴颈表面圆周速度增大,带入楔形空间的油量增多,楔形油膜产生一定的动压力,将轴颈向左浮起
  4. 当轴颈达到稳定运转时,轴颈便稳定在一定的偏心位置上。轴承处于流体动力润滑状态,油膜产生的动压力与外载荷 $$F$$ 相平衡

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几何关系

径向滑动轴承工作能力计算简介

计算式: $$ C_p = \frac{F \psi^2}{\eta \omega d B} = \frac{F \psi^2}{2 \eta v B} $$

字母符号 含义
$$C_p$$ 承载量系数
$$F$$ 外载荷,N
$$\psi$$ 相对间隙
$$\eta$$ 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黏度,TODO
$$B$$ 轴承宽度,m
$$v$$ 轴颈圆周速度,TODO

参数选择

12-8 其他形式滑动轴承简介

自润滑轴承

多油楔轴承

流体静压轴承

气体润滑轴承

磁悬浮轴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