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 THGLG 的未来 #7
poplar-at-twilight
started this conversation in
General
Replies: 3 comments 1 reply
-
我支持这一点。我看了一下网站,内容实在不多。这种情况下先把作者你现有的知识转换为文档会更好 |
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? Give feedback.
0 replies
-
关于“漫游”,我很有几分心得^_^。我属于3个月就想要重装一次系统的人,经常在各种Linux Distro和Windows版本中切换,比如最近1个月:
看起来我是一个“肤浅”的Distro Hopper,但其实这些系统都是我的日常主力,我的学习、工作都在它们之上完成。如何在换装系统后简单调试一下就能接上先前的工作流呢?主要得益于一个思想:
我的笔记本是双硬盘的,平日里我把自己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单独放在了一块硬盘上,而系统们都在另一个盘。这些数据包括:
在这种观点下,OS也就是独占一个分区的大型软件,换OS不过是delete分区再重新创建的过程,系统装好后,再进行如下几个步骤的配置:
最多2个小时,新系统就已经完全Prepared了。 Recap:
|
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? Give feedback.
0 replies
-
旧文档已并入 Linux 简明指南。 有缘再会 |
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? Give feedback.
1 reply
Sign up for free
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.
Already have an account?
Sign in to comment
-
Linux 银河漫游指南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,缺乏维护者。
最近和一位群友交流后,他的一些观点是
我正在想要不要改变整体的思路,以及目标对象:
这么做的原因是,在过去的大约三个月时间内,整个项目没有接收到任何的外部贡献。许多空白的文档都无人填写。况且我没有足够大的动力去写 GUI 的操作指南,因为这东西很杂,很多时候不如 CLI 便捷。更没有动力去关注 debian/Ubuntu 家族。
如果在未来依旧无人贡献,我计划把属于我自己写的全部内容裁剪掉无关的部分,重组再并入到我自己的文档站,以更加缓慢,专一的状态进行维护。
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? Give feedback.
All reactions